'); })();
首页 > 工程监理 > 监理管理

某小高层楼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8个细则)-监理细则

文件类型: doc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运行环境: NT/2000/XP/2003/Vista
授权方式: [db:授权形式]
软件大小: 700.00KB
软件等级:
资料类型: [db:软件类型]
软件登陆: jian
作 者 :
解压密码:
点数: 4点
点数说明: 下载点数获取方式:
(1)通过充值获取点数在线充值
(2)通过每天签到获取点数,每天赠送的点数随机签到
(3)通过共享资料,别人下载有收益分成发布
下载地址: [ 权限:普通会员 下载地址1 ]
软件简介: 内容简介电气、排水、安全、电梯、防渗漏、防水工程、混凝土工程、基坑土方、砌体工程、智能化工程、钻孔灌注桩工程等细则 <br> 5.2.1线缆敷设安装工程 <br> (1) 在允许焊接的金属结构和混凝土构筑物的金属预埋件上,安装支架时,应采用焊接固定。 <br> (2) 支架不应安装在具有较大振动、热源、腐蚀性及排污沟道的位置;也不宜安装在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性及易燃易爆等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及能移动的构筑物上。 <br> (3) 线槽拐直角弯时,其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槽内最粗电缆外径的10倍。 <br> (4) 强弱电均采用PUC管时,弱电配管宜避免与强电配管平行敷设,若必须平行敷设时,相隔间距宜大于0.5m。 <br> (5) 保护管与检测元件或接地设备之间,应用金属软管连接,并设存水弯,金属软管长度宜小于2m。 <br> (6) 黑色钢管与镀锌桥架之间跨接时,应在黑色钢管端焊一只铜螺栓,用≥4mm2的铜线与镀锌桥架连接。 <br> (7) 保护管埋设于墙内或混凝土内时,其保护层应≥15mm。 <br> (8) 敷设在电缆沟道内的保护管,不应紧靠沟壁。 <br> …… <br> 5.2.2智能化接地系统安装工程 <br> (1) 为防止外界电压危害人身安全核对设备的损害,抑制电气干扰,保证通信设备正常工作,电信设备的以下部分均应接地:直流电源、电信设备的机架、机壳、入站通信电缆的金属护套和屏蔽层;交流配电屏、整流器屏等供电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直流配电屏的外露导电部分;交直流两用电信设备的机架、机框内与机架、机框不绝缘的供电整流盘的外露导电部分;电缆、架空线路及有关需要接地的部分,如放电器、避雷器、保护间隙等。 <br> (2) 当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取TN制式供电,电信设备若要求严格限制工频交流对其干扰,且电信设备不易做到与站内各种金属构件绝缘时,应采用TN-S制式。 <br> (3) 配电屏、整流器等外露导电部分,当加固装置将其与机架、机框在电气上已连通时,仍需与PE线或PEN线相连。 <br> …… <br> (16) 卡接芯线时应用接插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专用工具,不得随意用代用工具;缆线终端处理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对绞电缆与接插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br> (17) 对绞电缆芯线终端每对对绞线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非扭绞长度对于5类线不应大于13mm,4类线不大于25mm。 <br> (18) 剥除护套均不得刮伤绝缘层,应使用专用工具剥除;屏蔽对绞线的屏蔽剥除后应与接插件的屏蔽罩做360o全圆周接续,屏蔽层的长度应覆盖到不使双绞线暴露。 <br> (19) 对绞线在与信息插座(RJ45)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号应按设计规定。 <br> …… <br> 5.2.2隐蔽部分 <br> 为确保曳引机运行的稳定性,在必须使用混凝土对承重梁埋设前,对承重梁安装进行验收,具体要求:水平误差及相互间水平误差小于1.5/1000;相互平行度小于6mm;埋入深度超过墙中心20mm,且不应小于75mm;座标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br> 5.2.3机械部分 <br> (1) 机房 <br> ①机组安装必须牢固按规定使用垫片,水平度必须控制在范围之内; <br> ②制动器动作灵活,制动时闸瓦与轮应有效贴合,松闸时同步离开间隙平均值小于0.7mm; <br> ③限速器应运转平稳,动作速度与电梯额定速度相符,且有可靠封记,动作速度应符合要求。 <br> (2) 井道 <br> 寻轨及各种附件是井道内的重要设备,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运行安全及使用功能,具体要求: <br> ①必须按要求设置基准线模板,四角设置基准铅垂线; <br> ②每根导轨至少有二只支架,其间距不大于2.5m,水平度不大于1.5/1000,并保证支架牢固,导轨长度必须保证电梯冲顶时不超越出导轨; <br> ③重完全压缩在缓冲器上时轿厢导轨应不小于0.1m+0.35V2m的制动距离; <br> …… <br> (5) 底坑 <br> 底坑内设备安装质量将涉及故障情况下的运行安全和电梯设备损伤,同时亦对维修人员的安全起到保护作用,具体要求如下: <br> ①轿厢及对重装置的撞板中心与缓冲器中心的偏差不大于20mm。轿厢缓冲顶部与轿底撞块在碰撞前应对距离差不大于2mm。缓冲器柱塞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充油量应正确,并设有电气复位安全开关;当轿厢完全压缩在缓冲器上,轿厢底部与底坑面的距离不小于0.5m。且底部应有一个不小于0.5m×0.6m×1.0m的矩形空间; <br> ②底坑对重侧应设置不低于1.7m的防护栏;限速器张紧装置应设置安全开关,并保证动作灵活可靠;底坑深度大于1.6m时,应设置爬梯。当底坑深度大于2.5m,且建筑物布置允许时,应设置一个符合安全门要求的底坑进口;当没有进入底坑的通道时,应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此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空间。 <br> …… <br> <br><br> <BR /> <BR /> 电气、排水、安全、电梯、防渗漏、防水工程、混凝土工程、基坑土方、砌体工程、智能化工程、钻孔灌注桩工程等细则都是独立存在,内容较为详细,可供参考。 <BR /> 高层监理细则有20个分项方面的细则,每个细则独立存在。写出方法措施。可参考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有所侵权,违规,请发送链接至 tmgczl@163.com一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

本文地址:http://www.tmgczl.com/gongchengjianli/jianliguanli/2019-05-29/5037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资诺讯广告飞猫资源网

Powered By 工程资料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