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像-园林景观学生资料
| 文件类型: |
rar |
 |
| 界面语言: |
简体中文 |
| 运行环境: |
NT/2000/XP/2003/Vista |
| 授权方式: |
[db:授权形式] |
| 软件大小: |
48.44MB |
| 软件等级: |
 |
| 资料类型: |
[db:软件类型] |
| 软件登陆: |
jian |
| 作 者 : |
|
| 解压密码: |
|
| 点数: |
4点 |
| 点数说明: |
下载点数获取方式:(1)通过充值获取点数在线充值 (2)通过每天签到获取点数,每天赠送的点数随机签到(3)通过共享资料,别人下载有收益分成发布 |
| 下载地址: |
[ 权限:普通会员 下载地址1 ]
|
| 软件简介: |
内容简介【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中国现当代文学 【学位年度】 2006 【论文级别】 博士 共176页。 本论文关注的是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上海、台北与香港三城文学中城市/都市乡土空间想像的生成与成熟,及三城文学都市想像的变迁,由此从一个侧面考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走出“乡村中国”的叙事、进入城市/都市叙事的整体格局的变动,并思考三城都市文学的成熟在中国文学历史进程中的意义和价值。 都市不仅仅是可以入文的意象,也不仅仅是故事行进与人物活动的场所与背景。它是独立的生命体,有自己的身世、历史记忆与文化性格,是乡村之外的自足空间。它不仅具有都市共有的物质景观与精神景观,更拥有乡土空间蕴藏的独特个性。因此,成熟的都市想像应有自觉的空间意识,不仅着眼于都市共有的景观,还必须深入都市空间内部,在“都市乡土”的呈现中展示各个都市的个性。 文学刊物《上海文学》、《联合文学》、《香港文学》在三城文学流变中具有典范意义,或者可以说,它们本身就是三地文学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由它们考察三城文学,可以清晰把握三城/地文学的脉络。 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考察1980年代三城文学城市想像的开启和变动,第二部分提出“都市乡土”的概念,第三部分考察1990年代以来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空间想像的成熟形态。
|
| 下载帮助: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有所侵权,违规,请发送链接至 tmgczl@163.com一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
本文地址:https://www.tmgczl.com//yuanlin/yuanlinguifan/73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