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与中国文艺理论沟通的可能性-室内学生资料-土木工程资料
| 文件类型: |
doc |
 |
| 界面语言: |
简体中文 |
| 运行环境: |
NT/2000/XP/2003/Vista |
| 授权方式: |
|
| 软件大小: |
21.00KB |
| 软件等级: |
 |
| 资料类型: |
|
| 软件登陆: |
admin |
| 作 者 : |
作者 |
| 解压密码: |
www.tmgczl.com |
| 点数: |
4点 |
| 点数说明: |
下载点数获取方式:(1)通过充值获取点数在线充值 (2)通过每天签到获取点数,每天赠送的点数随机签到(3)通过共享资料,别人下载有收益分成发布 |
| 下载地址: |
[ 权限:普通会员 下载地址1 ]
|
| 软件简介: |
·室内设计·室内学生资料分享文档发帖说明 本小组需要加入才可以发帖知道了
0现象学与中国文艺理论沟通的可能性现象学与中国文艺理论沟通的可能性——现象学与中国文艺理论沟通的可能性——以刘若愚、徐复观、叶维廉 共6页,10000字 尽管现象学在20 世纪20 年代和30 年代已经达到了它的繁盛时期,但它真正进入汉语学界却是半个世纪以后的事情,“ 直到60 年代,现...发表于2011-01-26707人浏览1人跟帖总热度:104筑龙币+0yt0
内容简介现象学与中国文艺理论沟通的可能性——以刘若愚、徐复观、叶维廉 共6页,10000字 尽管现象学在20 世纪20 年代和30 年代已经达到了它的繁盛时期,但它真正进入汉语学界却是半个世纪以后的事情,“ 直到60 年代,现象学方面的中文著述才开始出版。但对现象学的研究首先是从法国存在主义的介绍开始的”,“ 现象学在中国的较为广泛的传播是在1978 年以后”。[1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以现象学视野观照中国文艺理论成为了学界的一个新倾向:这也是现象学真正进入中国文艺理论研究领域的新开端。这个新倾向肇始于台湾学者及美国华裔学者的庄学研究。自1966 年台湾学者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尝试用现象学的观念阐释庄子以来,刘若愚的《中国文学理论》(1975) 、叶维廉的《饮之太和》(1980) 等在这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索,现象学与中国文艺理论特别是《庄子》的可供沟通之处是其中最为热点的问题。
|
| 下载帮助: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有所侵权,违规,请发送链接至 tmgczl@163.com一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
本文地址:https://www.tmgczl.com//shinei/jiazhuangsheji/90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