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件类型: |
doc |
 |
| 界面语言: |
简体中文 |
| 运行环境: |
NT/2000/XP/2003/Vista |
| 授权方式: |
[db:授权形式] |
| 软件大小: |
54.00KB |
| 软件等级: |
 |
| 资料类型: |
[db:软件类型] |
| 软件登陆: |
jian |
| 作 者 : |
|
| 解压密码: |
|
| 点数: |
4点 |
| 点数说明: |
下载点数获取方式:(1)通过充值获取点数在线充值 (2)通过每天签到获取点数,每天赠送的点数随机签到(3)通过共享资料,别人下载有收益分成发布 |
| 下载地址: |
[ 权限:普通会员 下载地址1 ]
|
| 软件简介: |
地区:上海市政工程类别:市政道路,市政给排水,市政供热管网监理控制措施:质量控制监理流程图:10个以下内容简介1.4工艺要求 <br> ① 管道基础: <br>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管道基础主要坐落在②、③粘土、灰色粉质粘土或淤泥质粘土层上,固钢筋砼承受插管(PH管)管道基础均选用150mm厚C20混凝土基座和C25钢筋砼管枕,下铺100mm厚砾石砂垫层。企口管(丹麦管)管道基础一般采用200mm厚c20砼底板、c25钢筋砼管枕及100mm厚砾石砂垫层;军工雨42#(K2+300)~军工雨103#(K3+29)段企口管管道基础采用200厚C20钢筋砼基础,详见施-结-2-02。UPVC加筋管管道基础采用垫层基础;对于一般的土质地段,垫层可为一层砂垫层(中粗砂),其厚度为100mm;对处在地下水位以下的软土地基,垫层可采用150mm、颗粒尺寸为5~40mm的碎石或砾石砂,上面再铺50mm厚砂垫层(中粗砂)。 <br> ② 沟槽回填: <br> a)、 UPVC室外排水塑料管:采用中粗纱回填至管外顶(其干重度不小于16KN/m2),管外顶以上至路基以上部分采用细粒上分层回填,同时满足道路回填要求,压实度要求详见施-结-2-01。 <br> …… <br> 2.1强制性条文 <br> ① 封堵排水管道头子应按《下窨井、封拆头子安全操作规程》的实施办法(试行)执行,其内容见附录J; <br> ② 沟槽边单面堆土高度应不大于1.5m,离槽边的距离不得小于1.2m。有机具停放时,每段管道长度(即两检查井间距)或在40m范围内,应至少留有3.5m宽的出入口,施工机具设备停放的位置必须稳固,与沟槽边的距离应根据设备自重、沟槽支撑的形式和土质情况,经计算后确定安全距离,必要时进行加固,一般不得小于0.8m; <br> ③ 消防栓、管线阀门、检查井、测量标志等周围不得推土,严禁靠围墙堆土; <br> ④ 挖土深度至1.2m时,必须撑好头挡板,以后挖土与撑板应交替进行,修好边后立即撑板,一次撑板高度为0.6~0.8m,若遇土层松软或天气恶化,应提前撑好挡板; <br> ⑤ 打桩前应查明地下管线或地下构筑物,宜将管线预先外露,采取施工保护措施后再打设板桩,或局部跳空采取其他支护措施; <br> ⑥ 暂时顶进时,必须将喇叭口全部切入土体中; <br> ⑦ 排水系统排除的水,应输送至抽水影响半径范围以外,且不得破坏道路、河流及其他构筑物,不得损害农田和影响交通; <br> ⑧ 在构筑物必须具备抗浮条件后,方可拆除井点; <br> …… <br> 4.5现场检查要点 <br> 4.5.1基本保证措施 <br> ① 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前应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当施工单位发现施工图有错误时。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变更设计的要求。建设单位应组织有关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测量现场交桩。—GB50268—97第2.0.1、2.0.4.1条。 <br> ② 计量器具(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等)应按规定按期鉴定。—沪技监量(1996)271号第一、五条 <br> ③ 施工设置的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定位桩、高程桩,应经过复核方可使用,并应经常校核;已建管道、构筑物等与本工程衔接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开工前应校核。施工测量允许偏差应符合:水准线路测量高程闭合差为±√L(mm),导线测量方位角闭合差为±40√n(”),导线测量相对闭合差为1/3000,直接丈量测距两次校差为1/5000。—GB50268—97第2.0.4条; <br> ④ 施工排水系统排出的水,应输送至抽水影响半径范围以外,不得影响交通,且不得破坏道路、农田、河岸及其他构筑物。在施工排水过程中不得间断排水,并应对系统经常检查核维护。当管道未具备抗浮条件时,严禁停止排水。—GB50268—97第3.1.2、3.1.3条 <br> ⑤ 井点降水应使地下水位将至沟槽地面以下,并距沟槽底面不应小于0.5m。—GB50268—97第3.1.13条 <br> …… <br> 4.5.4顶管施工 <br> ① 顶管设备,必须经过维修保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运入施工现场。进入工作坑安装时应进行单机和整机联动调试,顶进中应贯彻例行保养制度。—DBJ08—220—96第5.1.6条 <br> ② 管节在起吊、运输过程中,应轻起轻吊,端部接口严禁碰撞,堆放层数:φ1350及以下不超过三层,φ1500~φ1800不得超过两层,φ2000~φ2400为单层,底层管节必须用垫块垫塞稳定。堆放在路边处应设安全标志。—DBJ08—220—96第5.1.8条 <br> ③ 管的覆土深度在无气压顶管施工时,应满足深度不小于3m的覆土要求;由平衡手段宜满足不小于1.3倍的管节外径,无平衡手段不宜小于1.5倍的管节外径,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采用局部气压的斗铲式顶管机头时,其最小覆土深度应根据土压平衡和控制跑气等因素,经过计算后确定。—DBJ08—220—96第5.1.10条 <br> …… <br> 字数约1.8万字<br><br>
<BR />
<BR /> 此监理细则内容很有针对性,将监控过程中的要点及参考依据都有较详细的介绍,可供参考。 |
| 下载帮助: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有所侵权,违规,请发送链接至 tmgczl@163.com一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
本文地址:http://www.tmgczl.com/gongchengjianli/jianliguanli/2019-05-29/50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