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工程监理 > 监理管理

南京某体育中心建筑地面工程监理细则-监理细则

文件类型: doc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运行环境: NT/2000/XP/2003/Vista
授权方式: [db:授权形式]
软件大小: 56.00KB
软件等级:
资料类型: [db:软件类型]
软件登陆: jian
作 者 :
解压密码:
点数: 4点
点数说明: 下载点数获取方式:
(1)通过充值获取点数在线充值
(2)通过每天签到获取点数,每天赠送的点数随机签到
(3)通过共享资料,别人下载有收益分成发布
下载地址: [ 权限:普通会员 下载地址1 ]
软件简介: 地区:江苏监理控制措施:质量控制质量验收内容:有监理流程图:无监理细则编制时间:2006年以前年内容简介四、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br> 4.1 基层铺设 <br> 4.1.1 基土 <br> 4.1.1.1材料质量要求 <br> 基土严禁用淤泥、腐殖土、冻土、耕植土、膨胀土和含有有机物质大于8%的土作为填土。用观察检查和检查土质记录进行控制。 <br> 4.1.1.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br> 1、施工单位在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应有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的施工工艺技术标准。 <br> 2、对软弱土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br> 四、质量验收记录 <br> 1、建筑基土工程设计和变更等文件。 <br> 2、基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文件。 <br>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br> 4、填土夯实质量检验报告。主要检查: <br> (1)该单位工程的填土取样是否按抽样检验范围的规定(室内填土每层100~500m2为一组)。 <br> (2)填土取样编号是否在平面示意图上表示其位置。 <br> (3)重点鉴定填土的干密度测试结果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br> 4.1.1.4 常见质量问题:基土沉陷。 <br> 1、现象 <br> 垫层、找平层发生不均匀下沉、断裂。 <br> 2、原因分析 <br> (1)对填土的土质要求控制不严,用淤泥、腐殖土、耕植土作为填料;对填土前的清底工作控制不严,积水未排除,橡皮土未及时处理;填土的土料含量过大或过小,达不到规定的密实度。 <br> (2)填土时每层虚铺厚度过厚,夯实遍数不够;没有全部夯实,特别是室内的四周的边夯击不实,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陷。 <br> 4.1.2灰土垫层 <br> 4.1.2.1材料质量要求 <br> 1、基层铺设的材料质量、密实度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br> 2、灰土垫层应采用熟化石灰与粘土(或粉质粘土、粉土)的拌和料铺设。 <br> 3、熟化石灰可采用磨细生石灰,亦可用粉煤灰或电石渣代替。 <br> 4、消石灰应采用生石灰块,使用前3~4d予以清解,并加以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br> 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各层环境温度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br> (1)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拌和料铺设以及用石油沥青胶结料铺贴时,不应低于5℃。 <br> (2)采用有机胶粘剂粘贴时,不应低于10℃。 <br> (3)采用砂、石材料铺设时,不应低于0℃。 <br> 5、基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干净、无积水。 <br> 6、灰土拌合料应适当控制含水量,铺设厚度不应小于100mm。 <br> 7、人工夯实可采用石夯或木夯,夯重40~80㎏,落高400~500 mm,一夯压半夯。机械夯实可采用蛙式打夯机或柴油打夯机。 <br> 8、每层灰土的夯打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密度在现场试验确定。 <br> 9、灰土垫层应铺设在不受地下水浸泡的基土上。施工后应防止水浸泡的措施。 <br> 10、灰土垫层应分层夯实,经湿润养护、晾干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br> 4.1.2.3质量验收标准 <br> 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各层环境温度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br> (1)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拌和料铺设以及用石油沥青胶结料铺贴时,不应低于5℃。 <br> (2)采用有机胶粘剂粘贴时,不应低于10℃。 <br> (3)采用砂、石材料铺设时,不应低于0℃。 <br> 5、基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干净、无积水。 <br> 6、当垫层、找平层内埋设暗管时,管道应按设计要求予以稳固。 <br> 7、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砂石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00 mm。 <br> 8、砂垫层铺平后,应洒水湿润,并宜采用机具振实。 <br> 9、砂石应选用天然级配材料。铺设时不应有粗细颗粒分离现象,压(夯)至不松动为止。 <br> …… <br> 4.1.4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 <br> 4.1.4.1材料质量要求 <br> 1、基层铺设的材料质量、密实度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br> 2、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选用,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进场材料应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对重要材料应有复验报告。 <br> 3、碎石应选用强度均匀的石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 <br> 4、碎砖不应采用风化、酥松、夹有瓦片和有机杂质的砖料,粒径不应大于60mm。 <br> 4.1.5 三合土垫层 <br> 4.1.5.1材料质量要求 <br> 1、基层铺设的材料质量、密实度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br> 2、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选用,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进场材料应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对重要材料应有复验报告。 <br> 3、三合土垫层采用的材料:熟化石灰可采用磨细生石灰,亦可用粉煤灰或电石渣代替;消石灰应采用生石灰块,使用前3~4d予以清解,并加以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垫层采用的砂或砂石中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杂质;砂应选用质地坚硬的中砂或中粗砂。碎砖不应采用风化、酥松、夹有瓦片和有机杂质的砖料,粒径不应大于60mm。。 <br> 4.1.5.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br> 1、施工单位在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应有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的施工工艺技术标准。 <br> 2、建筑地面下的沟槽、暗管等工程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 <br> 3、建筑地面工程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的铺设,均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建筑地面工程各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 <br> …… <br> 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各层环境温度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br> (1)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拌和料铺设以及用石油沥青胶结料铺贴时,不应低于5℃。 <br> (2)采用有机胶粘剂粘贴时,不应低于10℃。 <br> (3)采用砂、石材料铺设时,不应低于0℃。 <br> 5、基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干净、无积水。 <br> 6、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小于120mm。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准确,严禁乱凿洞。 <br> 7、防水隔离层严禁渗漏,坡度应正确、排水通畅。 <br> 8、在水泥类找平层上铺设沥青类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或以水泥类材料作为防水隔离层时,其表面应坚固、洁净、干燥。铺设前,应涂刷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应采用与卷材性能配套的材料或采用同类涂料的底子油。 <br> 9、当采用掺有防水剂的水泥类找平层作为防水隔离层时,其掺量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br> …… <br> 字数约4.4万字 <br> 编制于2003年8月<br><br> <BR />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有所侵权,违规,请发送链接至 tmgczl@163.com一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

本文地址:http://www.tmgczl.com/gongchengjianli/jianliguanli/2019-05-29/5054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资诺讯广告飞猫资源网

Powered By 工程资料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