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铁路钢筋混凝土和砌体工程部分监理质量控制措施-监理质量控制
| 文件类型: |
doc |
 |
| 界面语言: |
简体中文 |
| 运行环境: |
NT/2000/XP/2003/Vista |
| 授权方式: |
[db:授权形式] |
| 软件大小: |
51.00KB |
| 软件等级: |
 |
| 资料类型: |
[db:软件类型] |
| 软件登陆: |
jian |
| 作 者 : |
|
| 解压密码: |
|
| 点数: |
4点 |
| 点数说明: |
下载点数获取方式:(1)通过充值获取点数在线充值 (2)通过每天签到获取点数,每天赠送的点数随机签到(3)通过共享资料,别人下载有收益分成发布 |
| 下载地址: |
[ 权限:普通会员 下载地址1 ]
|
| 软件简介: |
内容简介2.2 钢筋 <br> 2.2.4 钢筋加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br> 2.2.4.1 检查钢筋加工和焊(连)接操作人员上岗证,钢筋正式焊接前,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连)接性能试验,检查合格后才能正式生产。 <br> 2.2.4.2 检查并平行检验钢筋的加工质量,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验标的有关规定。 <br> 2.2.4.3 检查钢筋连接质量(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接头的技术要求和外观质量)。 <br> 1 对于钢筋焊接接头,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检测钢筋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 <br> 2 对于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直径为28mm~32mm带肋钢筋应采用冷挤压套筒连接接头,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检测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 <br> 3 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检测闪光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和冷弯试验,试件按每批抽取。 <br> 4 监理工程师根据接头型式和钢筋直径检查焊接设备、焊接工艺参数。 <br> 2.3 模板及支(拱)架 <br> 2.3.2 模板及支(拱)架设计的监理要点 <br> 2.3.2.1 审查模板和支(拱)架的施工详图时,注意模板及支(拱)架的设计要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 <br> 2.3.2.2 审核模板和支(拱)架设计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书。模板及支(拱)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便能承受所浇筑混凝土和砌体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保证结构尺寸的正确。其弹性压缩、预拱度和沉降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br> 2.3.2.3 在审查支(拱)架的预拱度时,还应考虑下列因素: <br> 1 支(拱)架承受施工荷载后引起的弹性变形。 <br> 2 超静定结构由于混凝土收缩及徐变而引起的挠度。 <br> 3 由于杆件接头的挤压和卸落设备的压缩而产生的塑性变形。 <br> 2.4 混凝土原材料 <br> 2.4.4 拌和用水的质量控制要点 <br> 2.4.4.1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拌制混凝土用水和养护水质,水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它水源时,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施工单位的水质分析报告。 <br> 2.4.4.2 当监理工程师对水质有怀疑时,应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规定的各项指标检验。 <br> 2.4.4.3 监理工程师一般不允许施工单位用海水作为混凝土的拌合和养护用水。特殊情况下,用海水拌合和养护混凝土时,须经试验证明合格条件后方准许使用。 <br> 2.4.5 外加剂的质量控制要点 <br> 2.4.5.1 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外加剂进行进场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现行国家标准和其它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检测外加剂对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等指标,并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试验报告。 <br> 2.4.5.2 监理工程师检查现场存放外加剂状况;外加剂应分类分批存放,防止变质。 <br> 2.4.5.3 掺外加剂对不同品种、不同厂家的水泥有适应性问题,必须经过试验,方能使用。监理工程师检查试验报告,以确定外加剂的性质、有效物质含量、配制方法和最佳掺量。 <br> …… <br> 2.5 混凝土及施工 <br> 2.5.1 混凝土配合比的审查要点 <br> 2.5.1.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在混凝土浇筑前至少35天完成,在配合比未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前,不得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选定配合比。混凝土拌制前,施工单位还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和理论配合比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施工单位每工作班不应少于一次,监理工程师进行抽查。 <br> 2.5.1.2 掺入外加剂的混凝土的用水量比普通混凝土小,其用水量wa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对抗冻、抗渗等要求的混凝土还应符合有关规定。 <br> 2.5.5.1 在浇筑混凝土前,监理工程师应首先检查以下内容: <br> 1 清除干净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 <br> 2 模板应用水湿润,但不应留存积水。 <br> 3 地基面应清理合格,并应采取防、排水措施;地基面的处理要求: <br> ⑴ 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基面,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积水。 <br> ⑵ 在旧混凝土面上接灌新混凝土前,应对施工接缝面进行凿毛处理,凿毛应凿除松动的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层并露出1/3粗骨料为宜,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使之充分湿润,不积水。 <br> …… <br> 2.7 大体积混凝土 <br> 2.7.3 当设计许可在混凝土中填放片石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br> 1 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掺量不得超过设计及规范要求; <br> 2 片石在填放前应用水冲洗; <br> 3 片石应均匀分布,安放稳妥。片石间净距不得小于15cm,其与模板的间距不宜小于25cm,且不得与钢筋接触; <br> 4 最上层片石顶面应覆盖25cm以上的混凝土层。 <br> 2.8 预应力混凝土 <br> 2.8.1 预应力系统检查的质量控制要点 <br> 2.8.1.1 施工单位选用的预应力系统,应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施工单位应至少在开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拟采用的预应力系统的全部细节,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始可用于工程中。预应力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br> 2.8.1.2 监理工程师对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行进场检验,必须按批次进行外观检查和抽取试件作硬度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规定和设计要求。监理工程师检查产品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br> 2.9 水下混凝土 <br> 2.9.1 水下混凝土施工用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应早于2小时。 <br> 2.9.2 检查水下混凝土的粗骨料,粗骨料除应符合有关验标的规定外,宜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1/4或钢筋净距的1/4(仅有单层钢筋时,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钢筋净距的1/3),且不宜大于60mm。 <br> 2.9.3 检查水下混凝土配合比,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有关验标的规定外,其配制强度应较普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提高10%~20%;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50kg/m3;当掺用外加剂、掺合料时,水泥用量可减少,但不得小于300kg/m3。 <br> …… <br> 字数约2.4万字<br><br>
<BR />
|
| 下载帮助: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有所侵权,违规,请发送链接至 tmgczl@163.com一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
本文地址:http://www.tmgczl.com/gongchengjianli/jianliguanli/2019-05-22/43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