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件类型: |
doc |
 |
| 界面语言: |
简体中文 |
| 运行环境: |
NT/2000/XP/2003/Vista |
| 授权方式: |
[db:授权形式] |
| 软件大小: |
2.42MB |
| 软件等级: |
 |
| 资料类型: |
[db:软件类型] |
| 软件登陆: |
jian |
| 作 者 : |
|
| 解压密码: |
|
| 点数: |
4点 |
| 点数说明: |
下载点数获取方式:(1)通过充值获取点数在线充值 (2)通过每天签到获取点数,每天赠送的点数随机签到(3)通过共享资料,别人下载有收益分成发布 |
| 下载地址: |
[ 权限:普通会员 下载地址1 ]
|
| 软件简介: |
内容简介二、上承式移动模架的特点与基本构造 <br> (一)基本构造 <br> 32m/900t上行自行式移动模架系针对铁路客运专线双线整孔桥梁施工而设计,能够自行倒装支腿。主要由主梁系统、吊挂外肋、横移机构及锁定机构、外模系统、后走行机构、后支承机构、中主支腿、前辅助支腿、吊杆、起吊小车、吊挂走道及5t电葫芦、电气液压系统及辅助设施等部分组成。见《图2-1上承式移动模架总体构造图》 <br> (二)使用特点 <br> 上行式移动模架主要特点为:承重的主梁系统位于桥面上方,外模系统吊挂在承重主梁上,主梁系统通过支腿支撑在梁端或墩顶上。 过孔时外模系统横向开启(或打开)以避开桥墩。外模系统随主梁系统一同纵移。支腿可自行向前倒装。上承式移动模架占用桥下净空小,对低矮桥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且施工首跨和末跨或跨连续梁施工更方便(不需拆除主梁),能满足通过高压线等障碍物的净空要求。短距离转场方便,拆除外模系统可直接通过隧道。 <br> …… <br> 四、移动模架的预压与线形调整 <br> (一)试验对象及其目的 <br> 为确保箱梁现浇施工安全,需对造桥机进行预压试验以检验造桥机的承载能力和挠度值。通过模拟造桥机在箱梁施工时的加载过程来分析、验证造桥机主梁框架及其附属结构(模板及其支撑杆、梳形梁、墩旁托架等)的弹性变形,消除其非弹性变形。通过其规律来指导造桥机施工中模板的预拱度值及其混凝土分层浇注的顺序。 <br> (二)加载方法 <br> 试验方法就是模拟该孔砼梁的现浇过程,进行实际加载,以验证并得出其承载能力。其荷载是顺序逐加的、且观测时间(或卸载时间)长达24小时。 <br> 1、载荷:简支砼箱梁长32.6米,计算重量约866吨,涨模系数取1.02倍,内模重量约为50吨,因此重载试验的载荷为866×1.02+50≈933吨。 <br> 2、关于基准点的设置:模拟实际空模床的准确位置,并以此姿态作为沉降的初始态。 <br> …… <br> (三)加载前的检查 <br> 1、检查造桥机各构件联接是否紧固,机构装配是否精确和灵活,金属结构有无变形,各焊缝检测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br> 2、检查造桥机的立柱、墩旁托架及主梁框架与桥墩间的锚固是否牢固。 <br> 3、即完全模拟浇注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全面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试验工作。 <br> (四)加载方案及加(卸)载程序 <br> 首先在两梁端范围内按荷载分布示意图堆码砂袋及混凝土预制块,然后沿模床23.6米纵向,从两端至中心对称逐层吊放钢筋至底板,铺满防水布,注满水 <br> 1、加载程序 <br> 加载分以下几个步骤: <br> 1)加载过程共分三级:0——50%——80%——102% <br> 2)每加载一级都要测试所有标记点的数据。如发现局部变形过大时停止加载,对体系进行补强后方可继续加载。 <br> …… <br> 字数约4.3千字<br><br>
<BR />
|
| 下载帮助: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有所侵权,违规,请发送链接至 tmgczl@163.com一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
本文地址:http://www.tmgczl.com/gongchengjianli/jianliguanli/2019-05-16/42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