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基于BIM技术的钢桥构件数控下料方案-BIM案例
| 文件类型: |
doc |
 |
| 界面语言: |
简体中文 |
| 运行环境: |
NT/2000/XP/2003/Vista |
| 授权方式: |
[db:授权形式] |
| 软件大小: |
280.00KB |
| 软件等级: |
 |
| 资料类型: |
[db:软件类型] |
| 软件登陆: |
jian |
| 作 者 : |
|
| 解压密码: |
|
| 点数: |
4点 |
| 点数说明: |
下载点数获取方式:(1)通过充值获取点数在线充值 (2)通过每天签到获取点数,每天赠送的点数随机签到(3)通过共享资料,别人下载有收益分成发布 |
| 下载地址: |
[ 权限:普通会员 下载地址1 ]
|
| 软件简介: |
一、工程简介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是大型公铁两用双塔三索面斜拉桥,全长2296 m,主航道桥主跨1092 m;设计采用三桁结构、 N”形桁式、板桁结合形式。标准段主梁边桁桁高16.0 m,桁宽2x17.5m,每个主桁节点均设横联。上层公路桥面采用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板结构,下层铁路桥面采用整体钢箱结构;采用整节段架设方案,架设单元为全焊双节间节段,最大吊重约17440kN。其结构复杂,钢梁杆件数量和类型众多,包括主桁整体节点弦杆、斜腹杆、竖腹杆,铁路桥面横梁、纵梁、顶底板,上层桥面板、横梁、横联杆件和连接板等。二、数控下料现状三、BIM特点四、BIM应用五、深化研究方向<img alt=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 src=http://f.zhulong.com/v1/tfs/T1GOK_BmbT1RCvBVdK.png source_src=http://f.zhulong.com/v1/tfs/T1GOK_BmbT1RCvBVdK.png novip=0 title=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 onerror=imgerror(this)/>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img alt= 数控切割下料工作流程 src=http://f.zhulong.com/v1/tfs/T1ZtDTBgET1RCvBVdK_0_0_760_0.png source_src=http://f.zhulong.com/v1/tfs/T1ZtDTBgET1RCvBVdK.png novip=0 title= 数控切割下料工作流程/ onerror=imgerror(this)/> 数控切割下料工作流程<img alt=基于BIM的数控下料流程 src=http://f.zhulong.com/v1/tfs/T1H0K_BCAT1RCvBVdK.png source_src=http://f.zhulong.com/v1/tfs/T1H0K_BCAT1RCvBVdK.png novip=0 title=基于BIM的数控下料流程/ onerror=imgerror(this)/>基于BIM的数控下料流程<img alt=导入DSTV格式文件 src=http://f.zhulong.com/v1/tfs/T1xRWTBsKT1RCvBVdK_0_0_760_0.png source_src=http://f.zhulong.com/v1/tfs/T1xRWTBsKT1RCvBVdK.png novip=0 title=导入DSTV格式文件/ onerror=imgerror(this)/>导入DSTV格式文件<img alt=三维模型导出的DSTV格式文件 src=http://f.zhulong.com/v1/tfs/T1zyLTBybv1RCvBVdK_0_0_760_0.png source_src=http://f.zhulong.com/v1/tfs/T1zyLTBybv1RCvBVdK.png novip=0 title=三维模型导出的DSTV格式文件/ onerror=imgerror(this)/>三维模型导出的DSTV格式文件<br>
<BR /> <p></p>
<BR /> <p>采用BIM技术的桥梁,其实现了自动排版套料、切割模拟;可输出钢板采购清单、数控加工程序;利用可视化数控编程及数字化管理系统软件的直接读取转化功能,进行自动排版及NC编制,实现BIM三维模型数据与加工数据准确协同;实现了从三维模型到实体数字化、信息化加工,在全面承继设计意图、减少出错几率的同时,零件切割下料效率提高了30%,降低了切割设备割咀等离子体和电极的损耗;通过人工干预使套料、切割路径等更加合理化。</p><p><br></p>
<p></p>
|
| 下载帮助: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有所侵权,违规,请发送链接至 tmgczl@163.com一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
本文地址:http://www.tmgczl.com/jianzhu/BIM/2019-03-31/33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