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件类型: |
doc |
 |
| 界面语言: |
简体中文 |
| 运行环境: |
NT/2000/XP/2003/Vista |
| 授权方式: |
[db:授权形式] |
| 软件大小: |
195.00KB |
| 软件等级: |
 |
| 资料类型: |
[db:软件类型] |
| 软件登陆: |
jian |
| 作 者 : |
|
| 解压密码: |
|
| 点数: |
4点 |
| 点数说明: |
下载点数获取方式:(1)通过充值获取点数在线充值 (2)通过每天签到获取点数,每天赠送的点数随机签到(3)通过共享资料,别人下载有收益分成发布 |
| 下载地址: |
[ 权限:普通会员 下载地址1 ]
|
| 软件简介: |
内容简介细致地阐述了桥梁施工中的监理细则 <br> 五、后张预应力空心梁板施工监理 <br>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 <br> 接到承包人梁板预制开工报告之后,现场监理必须对以下诸多方面进行检查验收: <br> 1.检查验收进场设备是否齐全,主要机械设备是否已经国家认证机关标定。未经标定或标定时间超过规范范围者,要求承包人重新标定。 <br> 2.审查有关技术人员、特种工人技术资质,资质不合要求者,要求承包人员予以调换。 <br> 3.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抽检、试验,如水泥、钢材、钢绞线、锚夹具等。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br> 5.拆模:拆模时砼强度一般不能低于2.5Mpa。即保证砼表面不裂不塌,外型棱角不致损伤的情况下方可拆模。预应力空心板的拆模顺序应是先芯模,再侧模,最后才是端模。这样才有可能保证梁板外观不裂不损。 <br> 6.养生:对于一切砼构筑物,实践证明,必须坚持三分浇注,七分养护的原则,对于梁板生产尤为重要。必须强调麻(草)袋覆盖,保持湿润,严禁干湿循环,养生最短时限不少于七天。 <br> 7.张拉:张拉工作是梁板承受设计荷载的关键工序,必须通知监理现场旁站监理监督。未通知监理私自张拉的梁板,监理不予认可。依据设计要求,后张预应力梁板砼强度未达设计强度的90%以上,不得进行张拉。强调两端对称张拉,每片梁张拉完毕,必须对梁体受力产生的上拱度进行及时检查测定,对照计算值,上拱度不足或过大,必须分析原因,纠正工作偏差。张拉应力必须到位,伸长值必须控制在理论伸长值允许误差范围之内。现场监理与承包人同时如实填写“后张予应力钢筋(丝)张拉记录。 <br> …… <br> 六、基坑开挖监理 <br> 根据本地区的地质特点和设计要求谈本工地的基坑开挖及其监理: <br> 1. 根据测量组检查后的放线结果进行机挖(或人挖); <br> a.每边加宽50~100cm。当基坑小于5m,又是无水土层,构造均匀,坑壁可按表10的规定进行施工。 <br> 2.基坑完成后,施工队先自检,监理抽检,填桥涵—22报表,各边长符合要求,基底标高为设计高土50cm。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现场监理签认“检验申请批复单”(监表5),施工队即可进行下步工序。如有不符合要求的,现场监理要求立即改或限期改。如果做的很差,远离规范要求,现场监理签发“工程暂时停工指令”(监表13),彻底改正再检合格后,签发“复工指令”(监表14)。 <br> 3.垫层按设计要求宜用小石子砼,每边比原设计加宽10cm,保证厚度,捣实抹平。 <br> 七、钢筋加工及安装 <br> 1.一般规定:钢筋应有出厂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以及按频率抽检所作的力学性能试验,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能混杂且无局部弯折,裂纹等。 <br> 2. 钢筋的加工: <br> ①.钢筋的调查与污锈清除; <br> a.钢筋表面应清洁油渍、漆皮,鳞锈应清除干净。 <br> b.弯曲的钢筋应调直,平直。 <br> c.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工级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HRB335、HRB400牌号筋不应大于1%。 <br> ②.钢筋弯制和末端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 <br> ③.用Ⅰ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筋的直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br> …… <br> 水下钻孔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 <br> 二、施工中监理要点 <br> 1、施工准备 <br> 资料准备:钻孔地质资料、施工方案、施工机械、水泥钢筋及其他材料,施工工艺试验等安全环保。 <br> 2、钻孔准备 <br> (1)场地要求:旱地、陡坡、浅水等,深水区不同作业方式包括钢管桩、钢板桩、围堰、沉井、船舶或浮箱的不同要求及规定。 <br> (2)钻孔准备 <br> ①.护筒 <br> 构造要求:护筒内径一般应比桩径稍大,一般大200~400mm,护筒材料一般可用钢板或钢筋砼制作。 <br> 高度要求:应高出地下水位1.0~2.0m。当护筒处于旱地时,其顶端应高出地下水位1.0~2.0m,还应高出地面0.3m。 <br> 底端埋深要求:在旱地或浅水处,对于粘土应为1.0~1.5m;对于砂土不小于1.5m,并将护筒周围0.5~1.0m范围内的土挖除,夯填粘土至护筒底0.5m以下。在深水河床为软土、淤泥、砂土处,护筒底埋置深度不小于3.0m;当软土淤泥较厚时,应尽可能深入到不透水层粘性土内1.0~1.5m或卵石层内0.5~1.0m。 <br> …… <br> 共8个文件,内容很全面。<br><br>
<BR />
|
| 下载帮助: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有所侵权,违规,请发送链接至 tmgczl@163.com一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
本文地址:http://www.tmgczl.com/gongchengjianli/jianliguanli/2019-05-28/48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