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简介: |
内容简介主要内容: <br> 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沉井施工方案。审查的主要内容: <br> (1) 审核沉井的制作分节和下沉方法, 采用分节制作分节下沉方案时,在每次制作接高时,应对下卧层作稳定复核计算。采用分节制作一次下沉方案时,制作的总高度不宜超过沉井短边或直径的长度,亦不应超过12m;当高度超过12m时,必须有可靠的计算依据和确保稳定的技术措施; <br> (2) 审查是否根据土层结构分布、地下水位合理确定开挖深度,一般刃脚不宜落在较差的土层上,并距地下水位0.5m以上; <br> (3) 刃脚底部处理方法应考虑沉井结构、地质条件、制作高度,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均应进行沉井制作时的稳定计算,当采用砂垫层时,应审核换土的深度、宽度; <br> …… <br> 沉井制作质量控制要点 <br> 1. 基坑四周应做好排水沟、集水坑,及时排除地下水 。 <br> 2. 刃脚处理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或施工方案要求施工, 并确保砂垫层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并分层进行验收。 <br> 3. 沉井分节施工时,接高时下节砼必须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值(设计无规定时应达到设计强度值的70%)方可浇筑上 节砼 <br> …… <br> 如土层不稳定,沉井下没过速,易歪斜时,应采用导管法浇筑水下砼。 <br> (1) 配制水下混凝土应比设计强度提高10~15%,水灰比不宜大于0.6,坍落度应为18~20cm,初灌时宜为14~16cm; <br> (2) 当沉井下沉基本稳定时应对基底面标高进行复核, 待沉井下沉已稳定时,应及时进行封底,防止外侧土涌入,发生底标高的变化;当井底为软土层时,应铺毛石、碎石垫层;并由专业潜水员对刃脚部位的表面进行洗刷; <br> (3) 检查施工机具以及混凝土导管及贮料斗是否满足封底的要求;导管的直径一般 <br> …… <br> 共7页,编制于2011年。<br><br>
<BR />
|